• 龙港检察微信

    龙港检察微信

  • 龙港检察微信

    龙港检察微博

以案释法 您当前的位置 : 龙港检察院 > 以案释法
全民反诈在行动丨花钱入“名校”?别信!
发布时间:2024-07-24 来源: 字体:

“只要钱到位就没有上不了的学、重点小学初中随便挑、交了钱就拉黑……”临近升学季,浙江省龙港市检察院在当地一处广场开展“红七月·服务月”普法宣传活动,其中一桩以“帮办入学”为由实施的诈骗案成了反面教材。

在该院此前办理的这起案件中,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家长“求学心切”心理,以在教育系统有“硬关系”能够办理入学为诱饵,骗取了40名家长的37余万元“介绍费”。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,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邵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五万五千元。

3万元“介绍费”

“都快开学了,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怎么还没送到?”2023年9月2日,眼瞅着其他孩子准备开学了,家住人民路的余女士焦急地打电话给邵某某。“放心吧,录取名单马上就会公布,再等等。”邵某某挂断了电话。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忙音,余女士的思绪回到了几个月前。

“表姐,你帮我问问你朋友,孩子上学的事能不能操作?”“婶婶,听说你认识教育系统的人……”为了让女儿转入心仪的学校,余女士最近操碎了心,因为入学条件不达标,且没有对口的学区房,她多方打听,四处托人找入“名校”的“路子”。

一个偶然的机会,余女士经熟人介绍认识了邵某某,邵某某吹嘘自己有“很硬”的人脉资源,能够为他人轻松办理入学、转学事宜,但需一笔“介绍费”,为增加可信度,她还列举了几个自己可以“打通关系”的学校。余女士一听,自己心仪的学校正在其中,欣喜不已,为尽早解决女儿转学的“心病”,余女士犹豫再三,便缴纳了3万元“介绍费”。

之后的一段日子,邵某某多次发来信息,要求余女士提供户口本、出生证、学籍证明等,表示需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审核。一套“专业”流程下来,余女士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。她相信在邵某某的帮助下,自己的孩子一定能稳上“名校”。

可随着9月份开学季的临近,余女士却一直没有收到孩子录取的消息,每次给邵某某打电话,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搪塞她。看着其他孩子早已入学上课,自己的孩子却只能待在家里,余女士愈发焦急和不安。再一次拨打邵某某的电话时,手机已经无人接听,心知被骗的余女士选择了报警。

40名被骗家长

警方根据余女士提供的线索,初步认定邵某某从2023年2月开始蓄意谋划利用孩子入学、转学诈骗一事。据了解,邵某某是一名家庭主妇,因生活拮据,便动起了帮人“择校”骗钱的歪心思,在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接触和活动中,声称自己有能够帮助别人办理入学、转学的“门路”,有需要的可以跟她联系。

很快,邵某某的“名声”在小范围内传开,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“名校”纷纷找上门。邵某某则通通答应了下来,并根据入学年级、学习档次的差别,向每位家长收取6千至3万不等的“介绍费”。然而,邵某某却将骗来的钱全部用来偿还自己欠下的贷款以及日常开销。

据邵某某交代,她并没有帮他人办理择校的能力。可为了能行骗,她利用不少家长对入学政策的不熟悉,将孩子的资料送到他们心仪的学校报名,如果成功,邵某某会将成果归功于她的“操作”;如果未果,则以需要调剂名额等为由,继续哄骗家长。同时,如果遇到不好应付的家长,邵某某也会根据对方的实际反应,全部或部分退赔手续费。以此循环,同样的套路再次诈骗新的学生家长。

但谎言总有败露的一天,随着开学时间一天天逼近,孩子却迟迟不能上学,不少家长开始怀疑邵某某,要求她退钱。据统计,被邵某某诈骗的家长多达40人。2023年9月3日,公安机关对邵某某立案侦查。

骗局水落石出

经查,自2023年2月至9月,邵某某陆续向40名学生家长收取“介绍费”共计人民币37万余元。“本案不仅诈骗金额巨大,被害人较多,而且社会影响恶劣。”据办案检察官介绍,为查清事实,他们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在审查期限内完善证据链条,充分听取被害人的意见。此外,该院还联合公安机关和银行部门,第一时间查扣涉案资金,尽最大可能追赃挽损。

经过细致审查案卷和多方补充证据,该案件事实已基本清楚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,邵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采用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手段,骗取他人财物,数额巨大,遂以涉嫌诈骗罪对邵某某提起公诉。近日,法院作出如上判决。

检察官提醒

当前正值小升初、初升高的升学季,许多不法分子抓住家长们“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”的急切心理,精心编织各种骗局。检察官提醒各位家长,理性看待“择校”问题,孩子上学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和手续入学,莫再轻信交钱就能上名校的说法。此外,“开后门”的做法是给孩子做出错误的示范,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孩子凭借实力考取心仪的学校。

分享到: 
-----最高人民检察院-----
-----省级人民检察院-----
-----市级人民检察院-----